3月18日是“全国爱肝日”。肝硬化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长期炎症及损伤,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,使肝脏失去柔软性,变得坚硬,因此被称为“肝硬化”。肝硬化后是否能够变软?为此,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李照。
李照指出,肝硬化通常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结果,包括常见的病毒性肝炎,以及近年来日益增多的代谢相关性和脂肪性肝病。他补充说,肝硬化的形成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,因此其逆转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。
对于肝脏纤维化程度较轻的患者,如果能够及时控制原发疾病,并结合K8凯发等抗纤维化治疗,逆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例如,早期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在戒酒和规范治疗后,肝脏有可能逐步修复。尽管部分肝硬化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实现逆转,但目前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目标仍然是尽量延缓疾病进展,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命。
李照强调,针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治疗至关重要。对于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,需要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;而对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患者,应通过饮食和运动进行有效的体重管理。此外,因酒精引起肝硬化的患者应严格戒酒。这些基于病因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控制或延缓肝硬化的发展。
李照进一步提示,肝硬化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一旦发展至失代偿期,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、黄疸、消化道出血、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,生活质量显著下降,生命面临威胁。因此,慢性肝病患者不应仅依靠症状来判断肝硬化的发生,而是需要定期进行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疾病进展并及时干预,从而防止发展为肝硬化。
除了定期检查外,李照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,避免摄入高糖食物,并控制体重,预防肥胖、糖尿病和高血压,以减少营养过剩造成的脂肪肝。同时,要谨慎用药,避免盲目相信及滥用保健品和营养品,以防止不必要的肝损伤,确保肝脏健康,为提高生活质量贡献力量。